腾讯分分彩是哪个平台

新闻动态
美军高官眼红中国新技术!若中美士兵“肉搏”,笃定美国绝不会输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现代战争不靠科技靠人力?美军高层这番话,真是耐人寻味。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·德里斯科尔在一次播客节目中说,中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上领先,承认中国在经济转化效率、创新能力、专利数量等方面确实表现突出。但他话锋一转,强调战场上技术随时可能失灵,真正决定胜负的,是士兵的战术素养。

换句话说,他的意思是:哪怕技术失效,美国大兵依靠“肉搏战”也能压制解放军。

这种说法让人摸不着头脑。要知道,美国一向大肆宣扬“中国是最大的技术威胁”,强调要拼前沿科技,如今却突然改口,说“人力更重要”。这是随意发言,还是刻意为之?

展开剩余78%
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国国防部长董军早在香山论坛上明确表示,中国军队是“和平之师”,增强军力的目的不是挑衅,而是为了防止战争。相比之下,德里斯科尔的说辞,更像是给美军营造一种“即便技术落后也有退路”的假象。

然而,看看美军最近的动作,就能发现所谓“人力取胜”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。

先看装备调整。

今年 5 月,美军刚取消了“灰鹰”无人机项目,理由是这套装备已经落伍,不适应战场需求。但与此同时,他们又迅速推进“人机混合小队”计划,打算在 2026 年前,把自主机器人、无人机群全面融入作战体系,实现人与装备的实时互联。这种对前沿技术的投入,怎么可能叫“不重视科技”?

再看预算分配。

德里斯科尔主导削减了 480 亿美元非必要支出,但这些钱并没有省下来,而是全数投入反无人机系统、量子计算、神经链接等新兴领域。甚至还专门拿出 7.5 亿美元基金,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军事研发。倘若真像他说的“拼人力”,为什么要在技术上花这么多真金白银?

还有人才储备。

美军在 9 月成立“人才审查小组”,从 10 月起优先保留无人机操作员、自主作战系统维护员等技术岗位。这种优先级,恰恰说明美军真正看重的,仍然是技术人才。

由此可见,美军嘴上说“肉搏”,心里想的还是“技术主导”。那为何会出现这种“自相矛盾”的说辞?

答案藏在美军现实困境里。

数据显示,美国适龄青年中只有 23% 符合入伍条件,肥胖率高达 40%,毒品问题更是雪上加霜。2022 到 2024 年,美国陆军累计征兵缺口达 20%。即便 2025 年放宽标准勉强招满,士兵训练合格率依然比上一年下降了 5%。在这种情况下,强调“士兵素质优势”,无非是给自己人打气,同时也是为争取更多陆军预算,掩盖兵源不足带来的尴尬。

此外,美国还需要安抚欧洲盟友。国防部早在 3 月的一份秘密备忘录里,把中国列为“唯一的步调威胁”,并打算缩减欧洲驻军,把更多精力投向亚太。但欧洲高度依赖美军的技术支持,美国鼓吹“人力制胜”,就是为了减轻盟友对技术差距的担忧,稳住联盟体系。

更深层的原因在于,美军自己在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短板。比如高超音速导弹试验连续失败,反无人机系统成本是中国的 20 倍。在这种背景下,德里斯科尔的“肉搏论”,更像是一种话术,试图误导对手,转移注意力。

但现实很残酷。现代战争的例子比比皆是。乌克兰战场上,哪怕不是顶尖技术,廉价无人机蜂群也能瓦解坦克方阵;红海地区,美军在面对胡塞武装无人机袭扰时,哪怕兵力充足,缺乏技术防护依然束手无策。这些事实清楚表明:技术与士兵的配合,才是决定战场主动权的关键。

反观中国,解放军早已完成“信息化—智能化”的转型。ZTZ-100 主战坦克、攻击-11 隐身无人机、“天算”指挥系统等先进装备,都在证明中国陆军已进入体系化作战阶段。靠人海战术的时代早已过去,美军口中的“肉搏”根本不具现实意义。

更重要的是,现代战争拼的是体系完整度和技术储备,而不是单一的“人力”或“装备”。就算某一类技术暂时出问题,完整的指挥、通信和防御体系依然能保持运转。这才是现代战争的逻辑。

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就曾直言,美国不应低估中国的科技、军事与经济实力,中国领导层的长期战略眼光让美国难以追赶。这种客观认知,比德里斯科尔的“肉搏论”显然更具说服力。

总的来说,德里斯科尔的言论,只是美军在兵源不足、技术落后和战略焦虑下的权宜之计。他们既想掩盖自身短板,又想误导对手,但这种“吹人力优势”的说辞,无非是自欺欺人。毕竟在当今以科技为核心的战场上,脱离体系的“肉搏幻想”,终究只是空谈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